免费发布信息
当前位置:淇县信息港 > 网站新闻 > 社会新闻 > 奇闻轶事 >  淇县两老人耗时两年完成24万字《赵沟村志》

淇县两老人耗时两年完成24万字《赵沟村志》

发布时间:2013-04-14 21:13:16   来源:淇河晨报  浏览:

    一个78岁、一个83岁,杜明道、常永海是淇县桥盟街道办事处赵沟村村民。村里人敬佩他们,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纪大、阅历多,更重要的是两位老人给全村362户村民带来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
    4月7日,手捧着淇县首部村级史志《赵沟村志》的杜明道幸福地感慨:“无论将来搬到哪儿,咱的根儿都在这儿!”

    村庄面临变迁引人深思

    赵沟村位于淇县城北2.5公里处,南临赵家渠与北下关,西临京广铁路和107国道,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。

    1963年,淇县文物部门考古发现赵家渠北龙山文化遗址。这说明距今约4000多年前,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,赵沟村就有人类生产劳动。

   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。2010年7月,淇县桥盟乡(现为桥盟街道办事处)阳光新型农村社区奠基开工,这对赵沟村村民来说是一件大喜事。

    这意味着,他们将要告别平房和土地、告别农村户籍、告别农业生产、告别旧的生活习惯,步入卫生、教育、商贸、休闲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的现代化社区城镇生活。

    在与村民们交谈时,杜明道突然回头看到了自家院子角落的那对儿锄头和木刮,他心想:若干年后,子孙们还会知道这些东西是干啥的吗?

    惨痛教训不能忘 一拍即合写村志

    2010年9月,杜明道找村里人商议:村中的轩辕坟曾因为在“文革”时期遭人破坏,后人在探究时无任何实物可寻,类似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,以后绝对不能再留下遗憾。

    他找到本村里同样爱好文史、与他有着同样想法的常永海,两人一拍即合:写村志!

    两位老人的决定,得到了时任村委会主任、村委会会计和老村委会干部等村民的支持。同年9月22日,村里成立了《赵沟村志》编写委员会,村志编写正式开始。

    一人在家中没日没夜地手写记录、整理;一人在外废寝忘食地寻人、找资料。从资料整理到拟订章节,从执笔编撰到字字修改,从翻看《淇县县志》等历史档案到借阅各村的宗祠族谱……两位老人历尽寒暑,尝尽风霜,其情其心,令人佩服。

    顶住流言蜚语 自掏腰包印刷

    村志编写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,一时成了村民热议的话题,虽然有很多人支持,但也有不少人质疑。

    “他俩人又不傻,‘无利不早起’啊!谁没事儿会弄这玩意儿,肯定有利可图!”更有传闻:“村委给了他们俩每人5万元呢!”

    流言蜚语一时让俩老人心里很不痛快。”常永海心情沮丧,险些放弃,但又想,不能因为一点质疑就放弃这心愿,更何况编写工作已进行了大半。杜明道鼓励说:“管他们怎么说呢,做就做到底!”

    村委没给印刷费。眼看村志已编写完成,却没钱印刷,二人心急火燎。杜明道站出来讲:“没钱我自己出,借钱也要印!”从2010年起,杜明道陆陆续续从儿女那儿借来了4万余元,用于村志出版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费用。

    村志是魂 不能忘根儿

    今年1月18日中午,赵沟村村委会大院被村民围得水泄不通。原来,500本新印刷的《赵沟村志》被印制单位送到了村里,村民们正抢着翻阅。

    一些村民边阅读边赞叹:“真好!写得太全了,太有价值了!”

    “就是嘛,冬天天冷,村委派人给老常送去煤球他都不要,怎么会为了钱写书!”

    《赵沟村志》按着详今略古的原则撰写,采用述、记、志、图、表、录6体结构,共11章24万字,内容丰富,资料翔实,记录了赵沟村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自然、人口、家族、农事活动、民歌民俗等方面的历史沿革,如同赵沟村的一部“百科全书”。

    “村志如同一个村的魂,编写《赵沟村志》是想让子孙后代都知道赵沟村的由来和发展变迁。将来搬到阳光社区,虽然生产生活方式会改变,但不会忘记俺村的历史,不会忘记自己的根儿。”杜明道说。

编辑:淇县信息港
相关新闻推荐
查看更多
关于淇县信息港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网站公告 网站地图 网站帮助 sitemap

Copyright © 2011-2020淇县信息港  版权所有豫ICP备11028319号

weixin